協會新聞
【來訪交流】成都市下轄各駐深辦負責人到訪我會
2021.11.08
閱讀:2002
11月2日,四川省成都市下轄各駐深辦負責人到訪我會,與我會執行會長康永魁等進行座談交流。我會執行秘書長王小凡,副秘書長董洪超、李昭雙等出席座談會!
成都東部新區于2020年4月28日經四川省政府批復設立,5月6省委省政府為新區授牌,從簡陽龍泉山東側畫了870平方公里,管轄15個鎮(街),2019年常住人口58萬人,地區生產總值180億元。成都東部新區堅持公園城市發展理念,秉承山水丘陵特色,按照城市組群模式,立足自然資源特點、土地利用現狀和產業發展方向,突出國際門戶樞紐、國際交往中心、前沿產業基地、科技創新中心等功能,彰顯公園城市特色,構建“雙城一園、一軸一帶”的空間布局,即:空港新城、簡州新城、天府奧體公園,沱江發展軸和金簡仁產業帶。
龍泉驛區(成都經開區)是第31屆世界大學生夏季運動會主場館和世界大運村所在地,成功申創國家級“兩業”融合試驗區,經濟總量連續8年保持全省區縣級行政區首位,區域綜合實力在全國百強區排名上升至27位、綜合考核評價在國家級經開區排名上升至18位。
郫都,產業興旺之城!郫都以新興產業功能區和新經濟集群建設塑造城市未來新形態,以人城產高度融合發展之路逐步構建功能完善的產業生態圈和創新生態鏈。全省首個萬億級產業功能區 —— 成都電子信息產業功能區,規劃面積 121.4平方公里,以“一芯一屏”和新經濟為主導產業,著力構建電子信息、軍民融合產業生態圈,聚集英特爾、華為、京東方、曠視科技等一批國際國內知名企業入駐,形成基于電子信息支撐的物聯網、汽車電子、大數據等現代產業體系。全國唯一以地方菜系命名的產業功能區——中國川菜產業功能區,通過數字化智能化改造升級,培育壯大以“郫縣豆瓣”為核心的復合調味品和休閑食品兩大特色產業,積極打造全球川菜原輔料生產和集散中心、川菜美食體驗勝地,聚集產業項目92個,建成投產企業88家,實現總產值172億元,在維也納設立“成都川菜”和“郫縣豆瓣”。
雙流區位于成都市南面,是成都最年輕的中心城區,全域面積1067平方公里,人口超200萬,是成都市高質量發展的示范區、活力區、引領區。在中國改革開放前40年,有18年連續位居中西部第一縣,在中國百強縣中排名13位。雙流正以建設國家級臨空經濟示范區為契機,加快改革創新發展,全球首款噸位級貨運無人機在雙流研發成功、全球單體最大效益最高晶硅電池企業在雙流投產,中國首個“一單制”空鐵聯運項目在雙流運行,四川首單保稅飛機融資租賃業務在雙流落地,德國拜耳、美國康寧、高通、英國加德納航空、日本小松等全球性企業在雙流落戶,中國電子、中國電科、通威、紫光等中國行業龍頭在雙流扎根。2020年,雙流區實現地區生產總值17716億元、增長4%;排名成都市中心城區第3位。雙流位居中國營商環境百強區第16位、全國綜合實力百強區第32位。
溫江區幅員面積277平方公里,管理服務人口107萬,是中國(四川)自由貿易試驗區協同改革先行區,先后被評為“中國國際化營商環境建設示范區”“中國最具投資價值城區”,連續8年入選“全國綜合實力百強區”,素有“金溫江”的美譽。溫江深刻把握全球醫藥健康產業發展趨勢,全域專注深耕大健康產業,在全國率先提出了醫學、醫藥、醫療“三醫融合”發展理念。區域內聚集了藥明康德、科倫藥業、羅欣藥業等醫藥健康企業500余家,正在加快建設西部領先、全國一流、世界知名的國際健康產業高地。
成華區特色。一是龍潭工業機器人產業功能區。該功能區大力發展以智能終端為主體的數字通信產業集群、以機器人為核心的人工智能產業集群,積極推動都市工業向數字化、網絡化、智能化轉型。二是成都熊貓國際旅游度假區。該功能區以大熊貓繁育研究基地和北湖公園為核心資源,年累計接待中外游客千萬人次,是中外游客來蓉旅游首選目的地之一,將打造成為世界級旅游目的地。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