協會新聞
【強強聯手 共謀未來】深圳企聯與文昌國際航天城簽署戰略合作協議
2022.05.07
閱讀:1397
5月6日,文昌國際航天城管理局副局長王廣智、招商促進處處長邱金坤、助理黃婧婧一行蒞臨我會,與我會黨委副書記、執行會長康永魁,我會副會長單位、深圳市網銀展覽服務有限公司董事長蔣衛東,副秘書長陳向華、李昭雙等就加強合作,助推區域經濟發展進行深入交流。同時,雙方本著“強強聯手 共謀未來”的原則,簽署戰略合作協議,并授予深圳企聯文昌航天城大灣區唯一招商顧問單位,旨在為深圳企業提供海南自貿港發展機會和巨大商機,實現雙方的互利共贏、協同發展。
2020年6月,中共中央 國務院印發《海南自由貿易港建設總體方案》提出:“依托文昌國際航天城、三亞深??萍汲?,布局建設重大科技基礎設施和平臺,培育深海深空產業”。依據方案,海南將于2023年底前具備封關硬件條件、2024年底前完成封關各項準備、2025年前適時啟動全島封關運作。
海南自由貿易港政策精選60條中,指出人才個人所得稅最高15%;鼓勵類企業實施15%企業所得稅;企業進口自用生產設備免征進口關稅、進口環節增值稅和消費稅;進口生產原輔料免征進口關稅、進口環節增值稅和消費稅;離島免稅購物額度調高至每年每人10萬元并增加品種等優惠政策。
交流座談會
王廣智介紹了此次來訪交流的背景。他指出,今年4月12日習近平總書記視察文昌航天發射場強調要強化使命擔當,勇于創新突破,努力建設世界一流航天發射場??倳浀闹匾v話,讓海南全體干部備受激勵和鼓舞。深圳企聯經過30多年的發展,為深圳經濟建設、企業發展做出了重要的貢獻。文昌國際航天城立志打造開放型、國際化、世界級航天城,致力于建設航天領域重大科技創新基地,打造空間科技創新戰略高地。希望以雙方簽訂戰略合作協議契機,將海南自由貿易港發展與粵港澳大灣區發展相融合,在智庫合作和招商引資方面加強合作,為深圳企業發展創造商機。
邱金坤詳細介紹了文昌航天城的基本情況。海南自貿港文昌國際航天城于2020年6月3日掛牌,同時成立文昌國際航天城管理局,由海南省政府直接領導。文昌國際航天城采取“法定機構+平臺公司”的新型管理模式,依法被賦予園區自主發展權。文昌國際航天城包括高新區、發射區、旅游區三個部分,將圍繞生產、生態、生活“三生融合”目標,促進產城融合。以發展商業航天發射為突破點,衛星鏈、數據鏈為重點,加快推進火箭鏈和衛星、數據應用公共平臺建設。
康永魁對交流團一行的到訪表示歡迎,對深圳企聯的發展歷程、服務板塊、品牌項目和會員情況及與相關單位的合作方式進行了詳細的介紹。他指出,深圳企聯現有會員企業5000多家,其中世界500強企業8家,受疫情影響,企聯近年來也在不斷調整服務模式,從大型活動向“專、精、實”轉變,為會員企業提供“專業化、精準化、實效化”的服務。文昌國際航天城依托海南自由貿易港的優惠政策和中國官方支持的唯一商業發射場,希望通過雙方的戰略合作,加強互動,資源融合,在區域經濟發展和企業產業布局等方面,深度合作。 簽約儀式 招商顧問單位授牌 文昌國際航天城簡介 海南文昌國際航天城是海南自由貿易區(港)的重要組成部分,是海南自由貿易港建設中的11個重點園區之一。文昌國際航天城的建設是推動建設航天強國,對習總書記4.13重要講話、中央12號文和《海南自由貿易港建設總體方案》精神的具體貫徹落實。 (一)總體規劃情況 海南文昌國際航天城主要包括高新區、發射區及旅游區三部分。其中:高新區規劃面積1.8萬畝,是航天城的先行發展示范區。高新區可以為發射區及旅游區提供創新研發、產品研制、會議交流、生活配套等支持;發射區是國際航天發射中心,主要布局重型運載火箭產業、新一代運載火箭及商業航天發射及相關配套產業,旅游區以科普、航天文化、旅游等。 目前,航天城已編制完成《海南文昌國際航天城概念性規劃》《海南文昌國際航天城起步區概念性規劃》2個概念性總規和《海南文昌國際航天城起步區控制性詳細規劃》《海南文昌國際航天城起步區城市設計》以及《海南文昌國際航天城起步區智慧園區和通信基礎設施規劃》《海南文昌國際航天城起步區航天大數據產業集群規劃(2019-2035)》《海南文昌國際航天城起步區產業規劃》等3個專項規劃,并于2020年實質性啟動起步區建設。 (二)管理機構 根據省政府辦公廳印發的海南省人民政府令第 303 號《文昌國際航天城管理局設立和運行管理規定(修訂)》,航天城管理局依照法定程序,履行由省人民政府及其職能部門、文昌市人民政府及其職能部門下放或者委托的管理職責,具體負責園區規劃、綜合協調、開發建設、運營管理、產業發展、投資促進、制度創新、企業服務等工作。 (一)產業體系 高新區是航天城的先行發展示范區,遵循科技創新、生態智慧、產城融合的發展理念,重點打造“四基地一中心”,構建以航天領域重大科技創新產業、空間科技創新戰略產業為重心,以航天創新融合示范產業和航天國際合作產業為發展兩翼,以航天超算中心為代表的航天大數據產業為推動力的航天產業集群。 高新區產業體系示意圖 (二)產業規劃 1.航天領域重大科技創新產業:商業小衛星總體設計、衛星總裝與整星測試,新型載荷研發;大中型商業遙感、通信及導航衛星研發;布局商業小火箭產業,打造國內最大研發基地;發展航天地面設備研制,逐步打造從元器件到分系統和有效載荷再到航天器整體的研發產業鏈條。 2.空間科技創新戰略產業:小行星探測器和小型空間探測衛星研制;衛星通信、導航、遙感數據在農業、漁政、交通、旅游、國土資源監測等領域的開發應用,以及綜合應用研究。 3.創新融合示范產業:以智能化為重點的航天電子信息產業,航天領域新材料在南海油氣開發領域的應用,太陽能、氫能源技術研發及應用,機器人技術與無人機的研發、試驗、驗證。 4.航天國際合作產業:舉辦世界宇航大會、中國商業航天進出口交易博覽會、世界商業航天大會等國際級專業性會議和展覽,建設國際航天城基金小鎮,建立企業金融服務平臺,打造國際航空航天大學,開展航天教育培訓。 5.航天大數據中心:依托文昌航天超算中心,開展航天大數據采集、預處理、存儲、處理、交易、應用與分析全產業鏈條建設,面向環南海經濟圈,服務“一帶一路”沿線國家和地區,將文昌打造為環南海經濟圈航天大數據資源高地,航天大數據應用示范基地和航天大數據產業創新基地。一、文昌國際航天城總體情況簡介
二、文昌國際航天城高新區總體情況介紹
相關新聞